地质条件与勘探突破
在龙门山断裂带附近,勘探团队通过三维地震成像技术发现多个优质储层。这种深层页岩气储层具有高含气饱和度特征,配合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使单井日均产量提升40%。针对四川盆地复杂的地质构造,技术人员创新应用随钻测井系统,成功规避了断层发育区带来的钻井风险。
开发模式创新实践
川南页岩气示范区采用”工厂化”作业模式,通过标准化井场设计和智能化设备调度,将钻井周期压缩至23天。在开发过程中,企业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从气藏建模到废水处理形成闭环。特别在压裂返排液处理环节,自主研发的循环利用系统使水资源消耗降低65%。
清洁能源协同发展
成都页岩气企业联合高校建立的数字孪生平台,可实时模拟气田开发场景。通过大数据分析页岩气资源分布规律,企业已建成3个智能化集输站。在开采过程中应用的甲烷泄漏监测技术,配合碳封存方案,使整个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强度下降至传统模式的1/3。
技术成果转化路径
针对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关键技术,企业建立专利共享机制。在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纳米级压裂液等12个专项领域取得突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体系。通过建立页岩气开发技术标准数据库,已为行业培养超过200名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