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渝地区的地层深处,蕴藏着相当于2.5万亿立方米的页岩气资源。这种被称为”藏在石头缝里的天然气”的清洁能源,正通过四川页岩气勘探开发公司的技术创新,逐步改变着我国的能源格局。
一、页岩气开发的三大技术突破
面对四川盆地复杂的地质构造,勘探团队研发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就像给地层做ct扫描,精准识别含气层位。定向钻井技术突破让水平井段延伸至2000米以上,配合水力压裂工艺,成功将”石头缝里的天然气”释放出来。在泸州区块,最新应用的纳米驱替技术使单井产量提升30%。
二、环境效益的量化呈现
每开发1亿立方米页岩气,相当于替代12.7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万吨。在自贡作业区,配套建设的数字化监测系统实时追踪开采过程中的甲烷逸散,确保全过程排放强度低于国际标准。生态修复团队独创的”边开发边复绿”模式,已累计恢复植被面积超过2000亩。
三、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页岩气开发带动了当地装备制造、技术服务等配套产业发展,仅威远气田就创造就业岗位8000余个。通过建设分布式能源站,周边乡镇用上了价格降低40%的清洁燃气。在成都设立的页岩气研究院,每年培养专业技术人才300余名,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创新链条。
从勘探井位的精准定位到智能化开采平台的应用,从环保标准的严格执行到社区共建机制的完善,四川页岩气勘探开发公司正在探索一条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发展路径。随着深层页岩气开发技术的持续突破,这种清洁能源将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