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平原往西延伸的崇山峻岭间,埋藏着被称为”蓝色黄金”的页岩气资源。作为国内首个实现商业化开发的页岩气田,四川盆地正经历着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变革。专业从事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四川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持续技术创新破解着深层页岩气开发的世界级难题。
一、三维地震勘探的精准定位
针对四川盆地复杂的地质构造,公司采用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对地层数据进行智能解析。通过建立数字孪生地质模型,勘探团队能准确识别埋深超过3500米的页岩气储层,将钻井定位误差控制在3米范围内。这项突破性技术使得单井产量提升27%,勘探周期缩短40%。
二、水平井分段压裂的创新应用
在龙马溪组页岩层开发中,工程团队创新应用”多簇射孔+可溶桥塞”分段压裂工艺。通过优化压裂液配方和施工参数,单井压裂段数从15段增加至30段,裂缝导流能力提升2.3倍。配套开发的井下实时监测系统,可动态调整压裂方案,确保每段压裂效果达到最优值。
三、绿色开发体系的构建实践
公司建立的全流程环保管理体系,涵盖钻井废弃物处理、压裂返排液循环利用等12个关键环节。自主研发的页岩气井场标准化模块,减少临时用地面积60%,地表生态修复周期缩短至18个月。这种开发模式已通过国家绿色矿山认证,成为行业标杆。
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四川页岩气勘探开发团队已形成5大核心技术体系,累计获得23项国家专利。在威远-长宁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公司运营的页岩气井日均产量达25万立方米,可满足80万户家庭日用气需求。随着深层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突破,预计到2025年四川页岩气年产量将突破300亿立方米。
页岩气开发不仅是技术攻坚战,更是能源革命的持久战。从勘探定位到开采优化,从设备研发到环保管理,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团队的通力协作。四川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清洁能源转型提供着”四川方案”。